这碗“宁河粮”分外香

长按二维码关注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农作物耕种面积超过80万亩的宁河区是天津市涉农大区。今年,宁河区小麦产量7.97万吨、播种面积16.91万亩,玉米产量12.46万吨、播种面积24.78万亩,水稻产量13.42万吨、播种面积20.42万亩,同时主要农作物亩产量均稳中有升,其中玉米最高亩产创下全市之最,在百姓手中的“中国饭碗”里,加入了满满一勺“宁河粮”。

  打造北国“鱼米之乡”

  深秋季节,种粮大户们收获的不仅有饱满的稻谷、玉米,还有田里大大小小的螃蟹、鱼、虾。

  “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稳粮增效、稻渔双赢”, 今年宁河区进一步稳定稻渔综合种养发展面积,合理利用稻田空间,提升农产品的综合质量和效益。

  大北涧沽镇的卫胜家庭农场里,工人们正在将地里不甘就擒的扣蟹逮入笼中。

  “这些扣蟹会作为蟹苗卖到周边地区。”农场经营者李纪涛说,“我们这里不仅有扣蟹,还有成品蟹。”

  卫胜家庭农场不仅是万亩富硒水稻种植基地,还是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项目示范基地。

  李纪涛告诉记者,目前农场种植的是天津市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最新研制的水稻品种“金稻939”,相比于老品种,香气更加浓郁、米粒更加晶莹、食味值更高、口感更佳。“种植区域土壤含硒量达到0.3毫克/千克,属于天然独特的足硒标准。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战略合作,采用生物纳米硒喷施技术,完全达到富硒产品认证行业标准,并且完全达到欧盟560项‘零农残’有机认证。”

  “你看,我们这里的成品河蟹体肥子满色泽青紫,就是得益于生长环境好。品质好,还富硒,因此附加值高。”李纪涛说。

  “目前全区建立了2个500亩示范区,1个扣蟹储养基地,通过示范区建设,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全产业链示范片,并形成成熟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的产业模式,推动全区稻渔发展达到20.7万亩。”宁河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设施农业部副部长冯定超告诉记者,稻渔综合种养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鱼虾在稻田中觅食,可以吃掉害虫和杂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了水稻的品质;鱼虾的排泄物又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促进水稻的生长。

  如何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收益最大化,同时又不过度消耗地力?在稻渔综合种养的基础上,宁河区自去年开始推广“1234”生产模式。

  “‘1’就是一块地,‘2’就是两茬种植,麦稻轮作,‘3’就是稻渔综合种养,主要是稻蟹混养,‘4’就是这种生产模式一亩地每年的收益可达4000元左右,实现农民增收。”冯定超介绍,这种生产模式对于种养技术有一定要求,宁河区将不断加强人员培训,逐步加大“1234”生产模式种植面积。

  高标准农田种出精品粮

  收割机在翻滚的金色稻浪中前进,收获的季节,宁河区东棘坨镇种粮大户、黄长水家庭农场经营者黄长水切实尝到了镇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甜头儿。

  “今年新建了这座泵站,水直接就到地里了。”黄长水指着不远处的泵站说:“以前泵站在远处河边儿上,需要再经过田地周围的扬水站,水才能过来,很不方便。”高标准农田建成了,他种植高品质水稻、发展自有的水稻品牌的底气更足了。

  作为宁河区的农业大镇,东棘坨镇始终把确保粮食丰收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旨在全方位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夯实生产基础,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优化地力,实施土壤改良措施,增施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改善灌溉,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通过沟渠清淤、泵站修复,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充足且高效利用,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要求;集中连片,将零散的农田集中连片,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便于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东棘坨镇副镇长程勇介绍。

  东棘坨镇是2024年宁河区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重点区域之一。今年宁河区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涉及造甲城镇和东棘坨镇两个区域,全区新增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2.3514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19万亩。项目包括农田路、泵站、渠系建筑物、输变电线路、高效节水工程及土壤培肥改良工程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

  高标准农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宁河区,通过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农田灌溉实现了精准化和自动化。大量的传感器如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监测站等被部署在农田中,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降水量等关键数据。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至中央平台,为农田灌溉提供了科学依据。智能化灌溉系统能够根据作物需求和气象条件适时调整灌溉计划,有效应对干旱等极端气候条件,确保农作物在不同季节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这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科学的灌溉管理和良好的农田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防止了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保持了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不仅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还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

  高标准农田还有助于推动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这对于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宁河区来说至关重要。合理的灌溉设计促进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农药随水流迁移造成的环境污染,维护了生物多样性,构建了和谐的农业生态环境。这对于实现绿色农业、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集中连片管理的高标准农田更适应现代化农田的管理需求,宁河区广泛应用了无人机巡检、物联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田管理的效率,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精准的决策支持。同时,自动化灌溉设备、大型农业机械等的使用进一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作业效率,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低空”飞出高效农业

  “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用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来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在参加天津市首届农业无人机创新应用大会时说。

  从播种、施肥到打药,在宁河区这个农业大区,无人机已经成为现代智慧农业的必备工具,更成为农业丰收的关键科技支撑。特别是自今年2月宁河区低空经济创新产业园揭牌以来,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发展迅猛。

  天津市坤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金亮今年比往年更忙,公司的无人机飞手常常不够用,还得找“外援”。今年该公司参与的无人机农业植保项目作业总面积达到60万亩次。“宁河区这边成片的田多,适合推广无人机植保。以前电池是个难题,现在我们的飞手作业都带着两块电池,满载飞一趟15分钟到20分钟,换上电池再飞,再飞回来,另一块也充好电了。”他介绍,过去农民接受程度不高,还因为当时的农业无人机制造水平不及现在,“今年用的新机型,撒得匀。”

  一个熟练工人,在水稻田里施肥,一天能完成三四十亩地,请一个飞手,用无人机,一天可以完成1500亩地的施肥。“不但节省时间,而且打药、施肥都比人工更均匀、精准,使用无人机的费用远低于使用人工的费用。”董金亮说。

  岳龙红瑶甘薯可是登上天津“丰收号”地铁的三大“津农精品”之一。今年红瑶甘薯的种植户们体会到了“低空经济”的好处——无人机运输红瑶甘薯苗,每亩地成本只要15元,低于过去的运输方式。

  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局限于植保,在土地勘测和规划、害虫监测和分析、产量估算和收成预测等应用场景,同样可以大显身手,这将帮助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的农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心动不如行动。在无人机带来的众多利好面前,很多种田“老把式”成了无人机“新飞手”,很多年轻人也成为无人机飞手,变身“新农人”。

  “有位65岁的大爷是种粮大户,尝到使用无人机的甜头后,直接买一架自己用,而且是自己当飞手。一点一点地学,有问题就打电话发视频咨询,现在飞得挺好。”董金亮告诉记者,无人机飞手培训也是公司的重要业务,今年就培训了70多名无人机飞手。

  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提升农业生产中的新质生产力含量,宁河区成立了“天津宁河农业创新与低空产业发展联盟”,拥有农业无人机服务组织20余家,无人机保有量200余架。每年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作业20余万亩,在七里海蝗区开展蝗虫统防统治9.4万亩,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60多万亩次。在农业上采用无人机追肥覆盖率超过80%,每年追肥达100余万亩次。随着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逐渐增多,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乡村人口就业领域拓宽。

  2025年,宁河区将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开展先进农业技术示范,选用优质产品品种,强化田间管理,进一步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突出农业场景应用,加快发展无人机自动化服务,示范推广小麦“一喷三防”技术,保障粮食丰产丰收。同时,逐步将农业植保无人机纳入物联网体系,从事农业测绘、光谱获取、信息遥感、信息处理等综合作业,更精准地为农田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高质高效融入智慧农业系统,促进农业丰产丰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说明

-原文地址-
http://www.agri.cn/zx/xxlb/202411/t20241128_8693705.htm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不迷路^_^


我们愿景

乡村更美丽

农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