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牛简介

长按二维码关注

来源:
中国优良的黄牛地方品种,中国五大黄牛品种之一。体格大,役力强,产肉性能良好,因产于八百里秦川的陕西省关中地区而得名。


  秦川牛毛色以紫红色和红色居多,约占总数的80%左右,黄色较少。头部方正,鼻镜呈肉红色,角短,呈肉色,多为向外或向后稍弯曲;体型大,各部位发育均衡,骨骼粗壮,肌肉丰满,体质强健;肩长而斜,前躯发育良好,胸部深宽,肋长而开张,背腰平直宽广,长短适中,荐骨部稍隆起,一般多是斜尻;四肢粗壮结实,前肢间距较宽,后肢飞节靠近,蹄呈圆形,蹄叉紧、蹄质硬,绝大部分为红色。肉用性能:秦川牛肉用性能良好。成年公牛体重600-800千克。易于育肥, 肉质细致,瘦肉率高,大理石纹明显。18月龄育肥牛平均日增重为550克(母)或700克(公),平均屠宰率达58.3%,净肉率50.5%。

  陕西渭北高原的部分地区和河南的西部及甘肃的庆阳地区也有分布。本品种全身被毛细致光泽,多为紫红色和红色,眼圈及鼻镜为肉色。角短而细致,多向外下或后方稍弯曲。公牛头较大,额宽,颈粗短;鬐甲高而宽。骨骼粗壮,肌肉丰满,体质强健,前躯发育良好,后躯较差。四肢结实,蹄大坚固。母牛头清秀,颈厚薄适中。



   成年公牛体重平均600千克,母牛380千克。短期肥育后屠宰率50~52%。泌乳期平均7个月,泌乳量约700千克。公牛最大挽力平均为398~475千克,母牛252~281千克。秦川牛曾被输至浙江、安徽等许多省(自治区),用以改良当地黄牛,其后代的体格和役力均超过当地牛。

  生产性能:

  经育肥的 18 月龄牛的平均屠宰率为 58.3% ,净肉率为 50.5% 。肉细嫩多汁,大理石纹明显。泌乳期为 7 个月,泌乳量 715. 8 ± 261.0 千克 。鲜乳成分为:乳脂率 4.70 ± 1.18% ,乳蛋白质率 4.00 ± 1.18% ,乳糖率 6.55% ,干物质率 16.05 ± 2.58% 。

  繁殖性能:

  秦川母牛常年发情。在中等饲养水平下,初情期为 9.3 月龄。成年母牛发情周期 20.9 天,发情持续期平均 39.4 小时。妊娠期 285 天,产后第一次发情约 53 天。秦川公牛一般 12 月龄性成熟。 2 岁左右开始配种。


信息来源说明

-原文地址-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不迷路^_^


我们愿景

城市更繁荣

乡村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