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冷害预报是针对作物生长期间可能发生的异常低温过程及作物可能受害状况编制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
定义
低温冷害预报是针对作物生长期间可能发生的异常低温过程及作物可能受害状况编制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
异常低温过程是指在作物营养生长期或生殖生长期出现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夏季低温或秋季低温,使作物生理活动受障,生殖器官受害,导致生育推迟。由于在它出现的前后,温度及其他气象要素没有剧烈变化和巨大差异,它的致害过程不易被察觉。低温危害是一种累积效应,一旦出现,造成的灾情重、受灾范围大。因此,这种预报既可为制定作物种植计划提供依据,又可为避免或减轻灾害,采取应急措施提供参考。
预报原理
低温冷害预报一方面要对未来时期的低温进行预测;同时要考虑未来时期作物的生育过程,并估测作物受害的可能性和受害程度。低温预报方法与天气预报没有严格区别。长期预报(季度、年度预报)主要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各种预报方程。中小台站多以天气谚语为线索,应用点距图、距平相关、时间剖面图等方法。近年来,还研究应用模糊数学方法预报低温,再定性预报上有一定成效。短期主要用天气图方法和动力数值方法。
作物生育期预报是低温冷害预报的前提条件之一。低温过程出现在作物生育的关键阶段,就可能使作物受害。
防御低温冷害的措施
1.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合理搭配品种对一个地区来说,低温出现的日期年际间变化可相差一个多月,且各低温年之间生长季内热量条件也可相差200-300℃。因此在生产上可以根据低温变化规律,考虑避过低温的影响。以种植双季晚稻较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每年秋季低温第一次最早出现日期,一般为9月10-20日之间,最晚出现日期在10月10-20日,而双季晚稻的安全齐穗期平均在9月20-25日,生产中应选择9月下旬之前能齐穗的品种为宜。
若安排9月底或10月初才能齐穗的品种,则在扬花期遇到秋季低温危害的机率增大。各地区可根据不同品种播种到齐穗所需积温,调整不同品种的适宜播栽期,作到在安全齐穗期内齐穗,避过低温冷害。因此掌握低温变化规律,安排品种搭配和播栽期,是防御低温冷害的战略性措施。
2.加强低温冷害预报及其应用作出准确的长、中、短期低温冷害天气预报是采用有效防御措施的重要依据。当前关键在于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时效,做到长、中、短期相结合。
长期趋势预报有利于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中、短期预报为及时采用有效的抗御措施提供依据。
3.优化小气候生态环境,提高抗御低温的能力
⑴.选择避寒的小气候生态环境。由于地形地貌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某些局地环境条件能削弱冷空气入侵后的降温强度,比周围地区相对偏暖。我国南方双季早稻育秧期,生产中选择向阳的冷空气入侵后降温少的生态环境作秧田,其最低气温比一般秧田偏高2-5℃,可有效地防止低温对秧苗危害。
⑵.保护设施改善小气候生态环境。通过人工影响,改变近地层气象条件,目前各地使用较为普遍的有薄膜覆盖法,通过薄膜隔绝贴近地层空气与外界冷空气的交换,具有防风保温效应,膜内气温、土温一般可以高于外界4-10℃,出苗早,保苗率高。近十年来,在南方早稻育秧中和丘陵山区及北方旱地棉花、玉米育苗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地防御早春的低温冷害,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晴天及高温天气必须注意膜内温度,应及时打开薄膜通风,防止高温烧苗;二是以水增温。在冷空气来临前,用温度高的河水,采取日排夜灌和灌深水或喷水,可以提高株间和土壤温度1-2℃。三是喷洒化学保温剂,将保温剂喷洒在叶面或滴入水中形成膜状,抑制蒸发,减少耗热,使降温速度减慢。
4.运用综合栽培技术防御低温冷害对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来说,既要避开低温影响或减轻低温危害,又要能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这就必须因地、因作物采用综合栽培技术,以增强抗御低温的能力。
⑴.针对本地区冷害特点,利用优选法等科学方法制造出作物复种指数和优化种植作物方案。例如,唐山地区(1974-1978年)冬麦和秋粮复种指数由1976年的160%调整控制在125.7%(冬小麦面积由56%压缩到25.7%,秋粮面积保持100%),调整后,遇低温年,可减少损失达78%;在常年情况,平均总产量可增加3.9%。
⑵.重视培育耐寒的高产品种。
⑶.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用水,增强根系活力和叶片的同化能力,使植株健壮,提高耕作技术水平,改进栽培措施,均能提高抗寒能力,防御低温。
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高粱低温冷害
1.掌握低温气候规律,合理安排品种搭配和播栽期。
2.加强低温冷害预报及应用。长期趋势预报有利于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中、短期预报为及时采用应急的抗御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3.改善和利用小气候生态环境,增强抗御低温能力。选择通过局地地形削弱冷空气入侵次数和降温强度的相对较暖环境。有些地区采用地膜覆盖,以水增温和喷洒化学保温剂,这些措施都能达到减轻低温危害的目的。
4.选择耐寒的高产品种,促苗早发,合理施肥促进早熟。
通过长期研究,基本查明了从作物生态到气象条件上诊断冷害的方法和指标,初步明确了冷害发生机制上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各种冷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但目前我国对冷害的研究还缺乏持续性、系统性,对冷害的防御技术的研究甚少,尤其是还没有转化成有效的业务能力。所以十分有必要进行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及业务转化,并在适宜地区进行推广应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主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