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库镇位于凤凰县西北部,距县城49千米。东南与吉信镇交界,西与两林乡相接,西南与腊尔山镇接壤,北与花垣雅酉为邻,三(三拱桥)腊(腊尔山)线、吉(吉信)禾(禾库)线两条县级公路穿境而过。禾库镇是全县面积最大、农业人口最多、土地资源最丰富的乡镇。
一、建置沿革
“禾库”(曾用名鸭堡寨),苗语“天坑”“地洞”之意。相传当地有一条遍身金鳞、口衔红宝的五爪长龙,经常兴风作浪,冲毁庄稼,苗民为降伏长龙,留住宝贝,在附近山上砌一石塔,从此长龙隐身地下,洪水消退,留下一个大洞,禾库因此得名。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设立凤凰厅时,系苗寨地。民国25年(1936)全县设17个乡(镇),乡以下改为保甲制,成立称明道乡。1950年4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国民党旧政权,沿用旧乡称明道乡。1984年1月,改建为禾库乡。1994年3月,撤乡建禾库镇。2015年12月经区域调整原禾库镇、柳薄乡、米良乡合并为新禾库镇。
二、行政区划
2016年经行政区划调整,原禾库镇、柳薄乡、米良乡三个行政村合并为25个村1个社区;2022年11月把禾库安置区设定为红安社区。目前总计27个村(社区):禾库社区、红安社区吉云、龙家、补丁、新湾、禾苗、天星寨、龙角、帮增、崇寨、早齐、茶寨、科甲、盘干、禾排、柳薄、米坨、德榜、追屯、高见、夯来、芭科、排门、米良、吉乐、叭仁。镇政府驻禾库社区。
三、自然环境
禾库镇总面积173.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395.7亩,其中水田亩23500.4、旱地18895.3亩、林地面积77334.5亩,森林覆盖率70.8%。禾库镇境处凤凰县三级台阶的最高一级,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一般海拔850~950米,最高海拔处为1041.7米,最低海拔615米。土壤以黄色石灰土为主,局部地区为黑沙地。平均气温13.5℃,最低气温-12℃,无霜期240天,冰冻期10~18天,日照短,农事季节迟,阴雨雾日频繁,年降水量1167~2056毫米。
四、人口民族
目前,禾库镇有169个村民小组,人口7605户32148人。辖区内居住有汉苗土家等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全镇人口的99%,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乡镇。
五、乡村振兴
1.目前,禾库镇国办系统档内人口共2479户10946人,其中稳定脱贫户2185户9815人,已消除风险的监测户134户566人,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178户565人。
2.全镇共辖27个行政村,其中有7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吉云村、龙角村、柳薄村、米良村、叭仁村、米坨村、天星寨村),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禾库社区)。
六、林业
禾库镇林木资源丰富,常见树种有松树、杉树、椿木树等。名贵树种有红豆杉、香樟、檫木、黄杨木、槡树、榉木、香椿、金弹子。
七、交通
禾库镇交通便捷,与相邻的贵州省松桃县、湘西州花垣县都县道联通,并全部硬化完成,方便禾库镇与周边地区交流发展,境内共有三腊线、吉禾线、禾柳线、禾米线、G352等交通要道。
八、特色民族风情
(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现为红安社区):禾库镇易地扶贫安置区位于禾库社区西部,在建的G352国道和禾库一天星山、禾库-吉信镇、禾库-腊尔山等4条公路在此交会,交通十分便利。安置区紧靠天星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龙沟大峡谷、八公山旅游景区等,苗族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资源十分丰富,是凤凰县北线旅游的重要集散地。整个安置区建筑以苗族传统建筑样式为灵感,黑瓦黄墙、飞檐斗拱相互交错辉映。安置区整体呈扇形布局打开,小桥流水人家、国道绿荫党旗。区内生活便利、设施齐全,民宿、超市、市场、夜宵、篮球场等一应俱全。从高处看安置区雄伟壮阔、景天一色,煞为惊人。2020年禾库安置区被评为“全国易地搬迁美丽安置区”。
(二)民间工艺:禾库镇银饰锻造工艺历史悠久,早在乾隆时期,这里的银饰锻造就远近闻名以德榜村最为出名。德榜村银匠主要打制的银饰有立体龙凤式样单层铃铛辔头、顶饰桐子花钗、凤式样流苏铃铛钗、龙头耳环、龙头三坠耳环、梅花银链、扣环压领实心扁项圈、扣环麻花项圈、八宝花篮型连缀挂饰、连缀针筒下配牙钎、马刀、宝剑、挖耳挂饰、蝴蝶银片、八字如意结银片、蝴蝶扣银腰链、如意结扣子、铃铛扣子等具有苗族特色的银饰。
(三)天星山:苗民称之为仙山,拜之为圣地,因为她是苗族最早的佛门圣地,明清期间苗民起义古战场,是一座烙印明朝以来湘黔边境苗族六百年历史的天然丰碑。
(四)尖朵朵瀑布:位于禾库镇禾排村瀑布落差达278米,每到多水时节,这条从悬崖上凌空飞泻的瀑布,吞云吐雾、声若巨雷,像一条巨龙自半峰的洞心狂啸而下,十分美丽壮观。在少水时节,高空落下的瀑布就像轻纱拂面,温柔秀雅,朦胧飘逸,煞是好看。“尖朵朵”瀑布处于群山环抱中,景色秀美。
(五)雷公洞:雷公洞为禾库镇最大溶洞,位于吉乐村五组坡脚,该洞以大、长、险幽著称,洞长8千米,洞内有阴长年不干,为州大龙洞水电站电厂上游.雷公洞以奇、秀、巧、险、幽五大特色著称,洞内由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钟乳构成一幅无比瑰丽的画卷。
(七)猴儿鼓:猴儿鼓是从苗家花鼓演变而来的,动作轻捷健美,窜、跳、腾、挪变化多端,节奏明快,既富有娱乐性,又富有较高的艺术性;猴儿鼓打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有单人打、双人打、多人打、群体打,男女混杂其中,互相嬉戏跳跃,犹如群猴嬉戏,动作优美动人,是苗族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叭仁村有一支由村民自发组织的猴儿鼓表演队,获得国内多项奖项。
(八)苗族刺绣:刺绣是苗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苗族刺绣主要是苗族女子衣着、小孩鞋帽、苗家被面、帐檐的装饰品。分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单色绣以青线为主,手法比较单一其作品典雅凝,重朴素大。方彩色绣用七彩丝线绣成,手法比较复杂,或平或盘或挑,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或龙凤麒麟为题材,刺绣成品色彩斑斓,栩栩如生,是民族工艺品中的精品。苗绣以优美的水波纹、起伏的山脉纹、太阳星芒纹、蝴蝶纹、花蒂鸟兽等表达民族迁徙、生命崇拜、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的意蕴,再现了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
更多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不迷路^_^
我们愿景
乡村更美丽
农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