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大道、南岳纪念石、湘D车牌……行走在永顺县,随处都可以发现衡阳的印记。
2021年以来,衡阳市安排12个县市区对口帮扶永顺县12个乡镇,致力改善人居环境,帮助集体经济“造血”,建成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成功创建1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持续助力永顺乡村振兴,连续3年获评湖南省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先进单位。
致力改善人居环境
10月10日,永顺县芙蓉镇雨龙村村级活动中心路口,一块刻有“南岳芙蓉一家亲,点亮雨龙福村民”十四个大字的纪念石格外醒目。两条国、省道从雨龙村穿村而过,车流量非常大。过去,因为没有路灯,晚上交通事故频发。南岳区挂职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争取专项资金25万元,为雨龙村安装了125盏太阳能路灯。穿雨龙村6公里长的国、省道路段晚上亮了起来,交通事故显著减少。雨龙村党支部书记宁克勤告诉记者,2023年6月路灯亮起的时候,群众奔走相告,特意勒石对衡阳市以及南岳区的帮扶表达浓浓的感激之情。
10月9日下午,远处群山如黛,永顺县万坪镇耒阳大道上的红灯笼一眼望不到头,令人心旷神怡。
2023年11月,耒阳市根据永顺县万坪镇请求,增拨财政帮扶资金50万元,帮助该镇进行农贸市场改造,规划建设一公里长的高标准旅游商贸步行街。万坪镇为纪念与耒阳市的千里结缘,特将其命名为“耒阳大道”,成为“衡永一家亲”实践典范。2024年,在财政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耒阳市财政进一步提高了对口帮扶资金额度,增拨帮扶资金30万元,用于耒阳大道周边附属设施建设。
衡东县投入40万元用于帮助青坪镇实施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确保群众饮水安全;雁峰区助力泽家镇实施人居环境改造项目2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整修水井、水渠、便民桥、便民路7处,新建安全饮水工程1处;石鼓区帮助首车镇进行农贸市场改造、学校硬件设施提升,赢得当地干群点赞;珠晖区提供资金支持颗砂乡完成集镇排水沟修建及管网入地工作,方便周边2000余人出行并有效消除管网乱搭乱建引发的安全隐患……在永顺,衡阳各县市区帮助结对乡镇改善人居环境的事例不胜枚举。
帮助集体经济“造血”
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匮乏是乡村振兴征途上的一道难关。三年多来,衡阳市驻永顺工作组及各县市区挂职干部可谓殚精竭虑谋划、不遗余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腊鱼、腊肉、腊猪脚、腊牛肉……10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永顺县泽家镇西那社区的西那司土家腊味产业园,熏房里的各色腊味让人垂涎欲滴。2022年,雁峰区帮助永顺县泽家镇西那社区借助集体闲置资产打造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西那司腊味产业实验园。通过多方筹资对老村部进行装修改造,新建园区围墙、木房子烤房、包装、冷冻、展销等功能用房,2023年项目一期主体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累计产销腊肉万余斤,销售额40余万元。2024年,项目二期周边附属设施建设完成,西那社区与企业签订长期承包协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8万余元的集体收入,还带动周边农户的生产和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衡阳县投入帮扶资金80万元帮助永顺县松柏镇花桥村打造联点示范村产业项目——衡永共创产业园,拥有4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因为产品供不应求,一家食品加工企业正组织员工加班加点。另外一家企业的外贸订单也是络绎不绝,预计今年产值可达近3000万元。花桥村通过收取租金有了持续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
衡山县投入11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支持石堤镇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带动石堤镇7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当地农民增收。常宁市统筹资金帮助万灵村打造300亩高标准黄金茶基地,通过补植、管护,明年即可产生效益,进入丰产期后可为村集体每年增加15万元的经济收入。衡南县帮助邻近景区的高坪镇三角岩村、马鞍村建设充电桩项目,旺季时日付款充电流水达2000元,年收入预计可达20万元,有效促进集体经济长期稳定增收的同时还能带动被纳入监测帮扶的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衡阳市驻永顺工作组组长、永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惟武表示,衡阳市驻永顺工作组及全体挂职干部将进一步增强对口帮扶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实绩实效向组织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